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江永娥:人穷没有根 苦尽甘自来
2018年10月12日 10时43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2018年6月13日,一片喧天锣鼓声中,岢岚县阳坪乡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把一块“勤朴传家”的牌子挂到了江永娥家的大门口。

三个多月过去了,说起那天的情景,46岁的江永娥仍满含激动,还有一点羞涩:“热闹哩,说老实话,敲锣打鼓的,结婚也没这么红火过!”

说起江永娥的“勤”和“朴”,不要说阳坪村,在全乡都是小有名气的:丈夫在王家岔工地做工,她每天一个人做着卫生院和工程队两拨共20余人的饭,还种着20多亩地。每天早上6点前到地里出工,7点多再回来去卫生院给职工做饭,收拾停当再去地里,11点赶回来做午饭。12点前把卫生院的饭做好,再回到家给工程队师傅们做饭。两头的都收拾停当,她再去地里出工,六点回来,做两头的晚饭。天天如此!

一般人光是听这么一说,也觉得无法想像,而永娥却说得云淡风清。“十几个人一拨的饭,不出一个小时,我肯定做好了!”卫生院的小刘是去年考进来的护士,小姑娘说:永娥姐做的饭每天都不重样,因为吃得可口,她和同事们都把卫生院当作家了。

村里的广场上经常会有村民聊天、晒太阳,永娥说,她根本顾不上,她无时无刻不在赶时间——那是真正的、毫不夸张的“赶”,马不停蹄,争分夺秒。

“苦吗?”“咱不怕苦,不苦哪来的甜!”

“累吗?”“过日子哪能怕累?只要把自家日子过好了,老的小的安稳了,我就觉得挺好。”

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情理之中。认定了苦尽甘来这个理儿,所以,这个纯朴的农家女子,把一切都搭在了这个家上。

事实上,听听永娥过去的故事,现在这样的“苦”和“累”,对她来说,确实已经不算个啥。“最苦的时候都熬过来了,这会儿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已经有了孙子、外甥,家里日子在村里过得也算是好的。我们村变得干净了,好看了,我就是忙点,心里也是甜的哩。”

江永娥是1991年结婚的,丈夫兄妹8人,排行老大。永娥是阳坪村本村人,父亲一直是村里的队干部,她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作为家里惟一的女儿,在娘家她并没吃过什么苦。公公婆婆在田家沟村放羊,结婚当天中午喜筵过后两位老人就回到田家沟了。

过门第一天的晚饭,就是永娥自己做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从一开始就是自力更生,家里弟兄姊妹多,从来不指望谁来帮上一把,也不往那里想。”

房子倒是有,但破烂不堪,家里惟一的电器就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除了20亩地和他们的两双手外,家里别无他物。这日子咋过?

结婚时,公公婆婆给了永娥2000块钱衣裳钱,加上自己积攒下的1000块钱,零的整的全部放到一起,一共是3000元。永娥向丈夫提出,不买衣裳了,公公不是养着羊吗?向他买上15只羊,让老人帮着放羊。钱又递到了田家沟的公婆手中,公公挑了15只肥壮的羊,羊角上抹上红漆。“这就是你们的了,下羔了,也都给你们抹上记号,我给你们放着。”婆婆逢人就说:“娶了个过日子媳妇儿!”

为了贴补家用,女儿刚满月,丈夫就去煤矿打工了。女儿出生两年后,他们又有了儿子。丈夫在外,她一个人又要照料孩子,又要种地,怕孩子掉地上,只好一条绳子把孩子拴在炕上。“那个时候是最苦最累的时候,里里外外没人帮一下忙,经常是从地里回来娃娃哭,我也哭……”

丈夫知道妻子的苦,三年后,结束打工生活回到村里。丈夫回来了,他们的羊由15只变成了18只,永娥让丈夫把打工挣的钱又拿去买羊,让他和公公一起在田家沟放羊。她家的羊逐渐发展到了70多只,为了照看羊,丈夫就住在田家沟,家里的活儿仍然是她一个人做。不仅如此,除了原来的20亩地外,永娥还又开荒20亩地,养了30只鸡,喂了两头猪,一刻也不闲着。尽管经常忙到饭也顾不上吃,但爱干净的她还总要把家里收拾得利利落落,清清爽爽。乡亲们眼里的永娥和她的孩子们,什么时候也是干干净净的。

永娥的丈夫脾气好,人缘好,又肯吃苦,村里乡亲们有什么事,经常会叫他帮个忙,只要能腾出手,他就会出手相助。2011年,他帮村里的一家人修羊圈,羊圈年久失修,一根檩子冷不防掉下来,膝盖严重受伤。祸不单行,在大牛店医院侍奉丈夫时,永娥在医院附近被一辆大车给撞了,当时就昏迷不醒……

那年,她家的羊已经发展到170只,但夫妻俩同时受伤,羊放不成了,地也种不成了,庆幸的是两人有惊无险。没办法,两人商量着把羊全卖了。“结婚20年,羊从15只发展到170只,这是我们全家的心血啊!”

卖了羊,永娥说,她难受了很久,那是真正的“心疼”。

当村里人在担心他们俩受伤后的日子咋过时,次年二月初三早上六点,一阵鞭炮声把睡梦中的村庄惊醒了。大家看到,江永娥家的房顶上,一面红旗正在晨光中飘扬。永娥家要盖新房子了!村里很多年已经没有动土,永娥家盖房子,成了全村的喜事。

就这样,夫妻俩拿到卖羊得来的钱,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盖起了四间敞亮的大正房,买了冰柜、洗衣机。两人身体都在康复期,重活不能做了,天生闲不住的永娥夫妇在弟弟的引荐下去神木硅铁厂打工,夫妇二人两年挣了8万元。因为儿子要结婚,俩人又回到了阳坪村。“感觉还是回来村里踏实,这次回来,我们也都出了40岁了,两人就准备在阳坪安安稳稳地住下去。”

这些年里,一双儿女长大成人,相继成家,已是四十出头的永娥身上仍然像年轻时一样,充满着活力,看起来要比村里的同龄人年轻好多。她在种地的同时,给学校食堂做了几年饭,又开始在卫生院做饭,她的能干和干净是出了名的,所以乡里、村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大家自然就会想到她。而只要她出手,总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永娥的生活就是一个字“忙”,农闲时,她的手里也闲不下:每年她都要给全家人每人纳一双鞋垫,夏秋时分,要上山采蘑菇晒干了卖。

“我觉得,靠自己的力量挣下的钱花得最踏实。穷又没根子,我文化不高,但就认一个道理:自力更生,苦尽甘来。”

在阳坪村的“感党恩、树新风”表彰大会上,江永娥通过村民推荐、小组审查、自治会审核、支部批准、张榜公示、包乡领导集体通过,成为全村的勤劳自力楷模,授予“勤朴传家”的牌匾,可谓实至名归。(田沁梅/文石磊/摄)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