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河曲二人台亮板说
2018年04月08日 15时54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浅谈河曲二人台的亮板传承
□邬二发刘彦良

前段时间我和忘年交乐友刘彦良、张瑞峰有幸应邀,观看了河曲乡土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演出的河曲二人台传统节目。该场演出是陕西省榆林市二人台文化博物馆特约采风,录制河曲传统二人台历史保留剧目,并特邀国家级河曲二人台传承人贾德义亲自策划、安排,并予以点评的。参加演出的既有河曲二人台传承老艺人上炭水村的王根伟,也有年轻的后起之秀郝少波、方秀兰、张永明、柳慧琴、乔润琴等多名优秀青年演员。演出的节目既有河曲二人台传统优秀代表节目《走西口》、《打金钱》等,也有紧扣时代脉搏、突出扶贫主题,由年轻创作者张瑞峰为今年《河曲好人》晚会创作赶排的二人台新编小戏《扶贫第一书记》,还有中断多年的二人台历史笑料喜剧。

这场五彩缤纷、今古相融的精彩演出,真可谓是一场“色、泽、味”俱佳的河曲二人台的“佳肴美餐”。尤其是上炭水村的老艺人王根伟,积40多年之艺龄,实属二人台的全能艺人。不管是小生、老生、老旦,他都能绘声绘色地反串不同角色的唱腔与表演。他演的老旦刘干妈,无论是唱腔的真假结合与走场动作等表演艺术,他都较好地继承了“刘干妈”一代绝技艺人樊六(艺名:六牡丹,河曲樊家沟人,于四、五十年代走西口到内蒙,是享誉晋、陕、蒙“刘干妈”第一人)与河曲二代“刘干妈”传承艺人李有师的特色技艺,可谓轻车熟路,表演自如。实属河曲二人台“刘干妈”三代传人十几人中的佼佼者。尤其是演唱《走西口》时,贾德义老师特意要求王根伟必须先亮板再出场,而王根伟是河曲二人台难不倒的多才多艺的老艺人,其嗓音条件特色技艺都轻车熟路,未出场的一段亮板,便博得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演出结束了,召开了传承座谈会,贾德义老师提出了一个不大也不小的话题——谁说河曲二人台不亮板?紧接着畅谈了他对二人台亮板及传承的看法与意见。座谈结束后,我和几位二人台音乐同仁均有同感:二人台传承从亮板说起看似小节点,但关乎河曲二人台完美传承的大课题。贾老师的点评切中了要害,直击二人台的薄弱点。特别使我敬佩感慨的是:贾德义老师虽年逾八旬,一生编撰出版了许许多多的河曲民歌二人台著作,今年又创作出版了彰显河曲民歌上、下句格式的《北方两句头》大作,其著作字里行间都渗透体现了河曲民歌二人台文化的根祖底蕴与血脉流动,贾德义老师祖辈四代人,可以说都是为河曲二人台而生,他不仅把二人台艺术传承给儿子贾晓东,还传承给孙字辈,十多岁的孙女儿竟能登台独奏演出,独奏的《五梆子》有模有样,其全家堪称二人台传承的楷模。

近年来河曲二人台的亮板技艺,近乎于断档断代,原因在哪里?经过思索回顾,我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从传承的主观原因讲,尽管我们河曲二人台有国家级、省、市、县级的传承人几十人,但有几人像贾德义老师那样“较真”?多半随大流,任其自然发展。从演员的客观条件讲,年轻的后继之人,自身的嗓音条件与艺术修炼,未能达到能亮板的理想境界,所以就放弃回避了亮板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久而久之,走捷径就形成了外人所传的“河曲二人台不亮板”一说,这一误解误传,颇使河曲人痛心。其实就二人台亮板这一绝技,在河曲历史上老祖宗老艺人就留下了“有唱必亮”的良好传统。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当正月闹红火办社火,老艺人在火龙和母桌之间,背向观众,先亮板后亮相,扇子一展才正式纳入慢板、流水板与捏字板唱腔的三个流程。

就二人台亮板这一绝技,我和国家级传承人辛礼生老师与国家一级演员王掌良老师曾多次探讨过这一艺术难题,两位都是河曲二人台代表性人物,也是河曲二人台亮板传承的高手。

十几年前,我和辛礼生老师多次参与了苗德荣老师组织的二人台音像资料录制,在排练、录制中,辛老师非常认真,只要有带亮板的曲目他都亮板,有些曲目我从来没听过有人亮板,如《十对花》、《打连成》等;又如王掌良老师,《王成卖碗》与《走西口》是他的成名成家之代表剧目,不仅唱腔唱得好,且亮板也是他的绝技绝活,王老师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在《王成卖碗》中他扮演的王成,未出场门的幕后亮板就非常增色增美吸引观众,加上出场后的第一段唱腔“万般出在这无其奈,给人家卖碗度光阴来度——光——阴”,结尾延长句“度光阴”三字一落音,便掌声四起。我和王老师多次在乐友聚会的酒席桌上,必然邀请他首先唱一段《王成卖碗》的亮板,我十分赞赏他的亮板绝艺,只要有机会,就诚恳地邀请他为河曲二人台亮板传承技艺;我也多次与他探讨河曲二人台亮板的技艺,他说本来这是河曲二人台常规性的表演艺术,不具备亮板技艺可以说是个不全面的二人台演员。亮板亦即亮调,亮调是在母调母曲的基础上,用自由散板的形式,个人即兴发挥,也是二人台艺术功底和艺术底蕴的自然流露与抒发,须从一开始就要尽其心、尽其力进行规范训练,确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亮好板绝非易事,一要好嗓子,二要好味道!从两位国家级二人台艺人的亮板绝技看,自身的嗓音条件还真是个主要原因哩!我们河曲二人台的后起之秀遍地皆是,但习惯于并长于亮板的人似乎为数不多。有人说,这个娃娃好嗓子,那个厚生有一副铁嗓子,其实铁嗓子只能适应慢、中、快的三个板式流程,而亮板这一板式则需要的是金嗓子、银嗓子。从辛礼生、王掌良二位老师的亮板技艺中就足以说明。当然金嗓子、银嗓子也是下苦功练出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二人台的后起之秀,也必须撸起袖子,俯下身子苦练实练,才能取得理想的艺术成果。

谈起河曲二人台的亮板亮调,我不由得联想到了二人台乐队的“三大件”:亮调、亮音、亮弦,可以说二人台艺术的传承无处不有,渗透体现到艺术每个节骨眼上,就其“三大件”的亮调、亮音、亮弦与演员的亮板、亮调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唱”与“奏”之分。河曲二人台“三大件”堪称二人台的“骨、血、肉”,与演员唱腔是血脉相连、相互配合映衬的,没有好的“三大件”,好二人台简直无从谈起。“三大件”的亮音亮弦,就足以听出这个乐队的艺术层次的高与低。如国家一级演奏家、枚笛权威邬满栋老师,也是亮调亮音的绝佳传承人,如他吹奏的二人台曲牌《八板》、《巫山巅》中的第一声亮调音就是口舌灵巧的绝技“长花舌”,一声“特噜噜……”的舌尖滚动技巧自然显露就要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前几年二人台事业的有心人田白,特邀邬满栋老师专场枚笛独奏与伴奏演出,并对年轻的枚笛演奏员进行了专门的笛艺辅导,唯独这一“长花舌”亮调技艺,至今无人能理想地继承下来,实属二人台枚笛技艺传承的一点小遗憾!如枚笛后起之秀刘彦良演奏二人台曲牌《西江月》第一声长音亮调,就显示出功底十足,异常到位。又如四胡的亮弦,四胡先师刘厚首创了二人台《走西口》、《打樱桃》等曲目独特的“刘氏四胡演奏法”,至今不仅流传于河曲几代人,而且在晋、陕、蒙等地都流传甚广,如他的二代传承人刘洪树与三代传承人刘洋、徐晓东,只要四胡一亮弦,便使观众有心旷神怡之感,彰显了“三大件”的艺术魅力和二人台音乐的活力与生命力。演出前的曲牌演奏,往往使观众未入戏则先被音乐迷醉,已经沉浸陶醉在优美动听的二人台音乐旋律之中。

综上所述,可见河曲二人台的传承艺术难度与困难不言而喻,执著于二人台艺术的人常说:戏比天大!可见传承绝技绝艺责任就更大了,这就须艺术经历与阅历的长期锤炼,才能胜利到达艺术彼岸!我们也衷心期望河曲二人台的各级传承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坚守河曲二人台的“根”与“魂”,把河曲二人台艺术全面地传承到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节骨眼上,保证上不愧对祖先,下不愧对百姓,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根祖文化与血脉文化传承到位,不走样,不变味,精心打造河曲二人台“色、泽、味”三绝的“美味佳肴”!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