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聋指的是由于基因和染色体异常所致的耳聋。这种疾病是由父母的遗传物质(包括染色体及位于其中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传给后代而引起的耳聋,并且在子孙后代中以一定数量出现。
如果家族中有成员被诊断为遗传性耳聋,那么该成员在婚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受检者被诊断为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性耳聋,当有生育要求时,其配偶也需进行相应的致聋基因检测,从而预防耳聋后代的出生。此外,该家族内的其他成员生育前亦应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2、如果受检者被诊断为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导致的耳聋,由于其为母系遗传方式,即此类基因突变只通过母亲直接遗传给孩子,因此家族中所有母系成员都应禁止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避免耳聋发生。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减弱,重者可致全聋的一种老年性疾病。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中的表现,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有资料表明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高血脂促进老年聋,除因脂质沉积使外毛细胞和血管纹变性,血小板聚集及红细胞淤滞,导致微循环障碍外,还可能与过氧化脂对听觉感受器中生物膜和毛细胞的直接损害有关,耳蜗底周末端螺旋器和相关神经萎缩,故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双侧性、高频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应当承认,老年性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基本上符合新陈代谢规律。
老年性耳聋虽属生理老化,但在发病过程中,年龄性老化并不是主要因素,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精神和心理因素,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均可加速老年性耳聋的进展。对于老年性耳聋,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因此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老年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科学饮食,合理营养,忌“三高一低”(高糖、高盐、高胆固醇、低纤维素)饮食;2、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3、不吸烟、少饮酒;4、保持乐观情绪,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人交往,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态;5、定期检测听力,一旦出现听力下降,要在医师指导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老年性耳聋家族史者尤其要注意上述预防措施。(市残联供稿)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