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移民搬迁后的崭新生活
2018年03月01日 10时53分   忻州日报

大年三十一大早,岢岚县宋家沟移民新村,沈姚付两口子简单吃过早饭就开始忙碌,洗菜、剥葱、剥蒜,把各种做好的熟食以及肉、菜准备得停停当当。炉子烧得红火,灶膛里也燃起了火。沈姚付一家的年就这样热热腾腾、红红火火地来了。

中午,84岁的老母亲来了,在外面打工的小女儿也回来了。桌子上有酥鸡肉、肉丸子、肉炒蒜薹、肉炒青椒、炖鱼、红烧肉等大大小小、荤荤素素12个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把筷言欢。

这是他们乔迁新居后的第一个春节。沈姚付两口子也换上了新衣服,仿佛脸上的笑容也崭新崭新的。

他们原来住的村子叫口子上,小小的村子,不多的村民,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全村逛遍了也就数得着的几个人。沈姚付不禁感慨,以前要买袋盐还得专门赶到宋家沟来买,现在锅里做着饭再去买也一点不误事。老伴儿刘林桃说:“吃完早饭去街上逛逛、和人说说话,吃完午饭再去街上逛逛,街上人多,红火。”84岁的老母亲也笑着点头称是。

去年夏天,沈姚付一家、他二弟一家和他母亲都搬到宋家沟,宋家沟成了他们的新家。新的房子、新的家具、新的人生。搬来宋家沟后,沈姚付两口子抓住往来游客多的商机,办起了农家乐,卖起了自己做的豆面次粉、荞面碗托,仅仅一个多月,就净收入5000多元。沈姚付自豪地说:“我们是第一家做这买卖的,我们卖了二十多天其他人才开始卖。”

沈姚付的自豪不止于此,“习总书记来过宋家沟”他乐呵呵地说,“很多路过的人都拿出手机拍我家大门口的对联”。沈姚付不止写了一副对联,临近十九大时,他写的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双手办起农家乐”;临近春节,他又写了一副对联“脱贫致富奔小康,汗水换来幸福田”。很多字忘了怎么写,就从电视里面找,不会用毛笔,就托人写。令沈姚付感到意外和欣喜的是,他家门口的对联俨然成了宋家沟的一个景点。

“国家扶持,自己也得辛勤劳动”,沈姚付这样诠释对联中的“汗水”二字。新的一年里,除了依旧享受合作社的分红、国家给的低保、种地补贴外,他们还打算做次粉、凉粉、面皮、碗托卖。“农民”这两个字,在他们身上是发光的。(张林平)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