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杨家岭:耕读传家好村风
2018年03月01日 10时43分   忻州日报

这两天,偏关县杨家岭村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胡氏后人纷纷赶回来,举办十年一会,今年推陈出新,同时举办首届乡村文化节。

2月25日,记者慕名前往。沿着偏河公路一路行进,走到路旁一处高耸门楼前,路两边停满了大小车辆,门楼上“杨家岭”三个大字格外醒目。从门楼进入,一路红灯笼,绵延数里,记者循着节奏铿锵的鼓乐,来到了杨家岭村文化广场。从十里八村赶来看热闹的乡亲们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广场中央,大秧歌扭得起劲,旱船跑得欢畅,掌声此起彼伏。演出的队伍中,还有两名特殊的演员,人民公仆“焦裕禄”手拿铁锹,植树女状元“佘晓兰”身背一筐树苗,甚是显眼。

杨家岭村党支部书记胡有良骄傲地告诉记者,杨家岭村是一村一姓,别看是个不到800口人的村子,“ 在全县可是赫赫有名”。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后,他们村几乎年年都出大学生。今年他们特地统计了下,自有高考以来,全村共考取本科生156人,专科生68人,比偏关全县半数乡镇的都多,“耕读传家的祖训演变成了重教尊学的新风”。

这次首届乡村文化节为期3天,以“共建乡风文明,同谋乡村振兴”为主题。据主办方介绍,文化节期间,将举办“讲孝道、报乡恩”论坛,展销各色商品、特色农产品、民间手艺、地方小吃等商品,还有书画、摄影名家采风活动。

在开幕式上,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81岁老人胡荣后向胡氏后人讲述了“杨家岭村的娃认不得他大”这句当地俗语的来历。就是说,早上家里大人下地干活,娃还在炕上睡着,晚上下地回来,娃都睡着了。他朗声说道:“这和习总书记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道理是一样的。”

胡荣后告诉记者,从杨家岭走出去的有大学校长,有党政干部,有企业家,这次文化节挂灯笼,布九曲黄河阵,贴对联,装戏台,全都是全村人自己动手完成的,“有了凝聚力就有了战斗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次文化节就是围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传承耕读家风,繁荣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山西日报记者王利强)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