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定襄县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切实提高当地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促使农民尽快摆脱贫困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多部门协作扶贫是该县文化扶贫的一大亮点。县文化中心与县妇联、团县委共同举办了“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民间剪纸培训班”,邀请民间剪纸专家授课,并把培训地点下沉农村,参加培训人数达60余人。培训结束后,许多学会剪纸的农家妇女利用农闲时节,把剪纸作品推向市场,掘得文化产业“第一桶金”。
进一步完善“万村书库”工程,成为该县文化扶贫的关键所在。在全县各村设立了农家书屋,2017年又补充图书20余万册,内容以农村实用型图书为主,涉及到园林、农机、家庭保健、农业科技等多方面。
文化扶贫方式多种多样,定襄县特别注重对贫困地区农村业余文化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选送3人参加忻州市举办的“农村婚丧礼仪民俗文化培训班”,选送4人参加“忻州市推广山西特色广场舞培训班”,使之学有所长,引领和带动更多村民掌握一技之长,步入致富之路。
精准扶贫,送戏下乡同样是文化扶贫的重点。2017年,该县多次组织扶贫工作队和社会文艺骨干,深入边远农村进行慰问演出,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扶贫与文化产业联姻,使文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定襄县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利用相对成熟的青石石雕、河边石雕、宏道木雕、定襄剪纸、面塑等产业,带动贫困山区农民积极投身多形式的文化产业,不仅加快了贫困农民的脱贫步伐,而且增加了全县文化产业总收入。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文化产业收入达3700余万元。(杨晋林)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