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曲县沙坪乡专职扶贫副乡长王悦军
沙坪乡是河曲县的半山区乡镇,自然条件恶劣,贫困面大,全乡33个行政村,有22个属于典型的贫困村,贫困人口875户1934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县、乡把专职扶贫副乡长这一光荣而艰巨的责任放在了王悦军身上,同时他又担任乡脱贫指挥部副总指挥和乡扶贫工作站站长。对此,他深知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严格按照乡党委党建引领、脱贫统揽的总体工作思路,始终以脱贫为己任,认真负责、严格把关、以身作则,为全乡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市县主要领导的认可和同仁们的好评。
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涉及人员多,群众关注度高。为了确保精准识别工作的标准和质量,王悦军认真负责,严格把关,深入调研,力求精准。他始终把握“两严一实”来精准识别,使全乡识别的875户贫困户和1934名贫困人口准确无误有据可依。
在精准识别的同时他创新工作方法、因户施策。实施“三到户、三到人”脱贫攻坚措施,通过项目规划到户、产业发展到户、资金扶持到户,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素质提升到人的工作方法,确保了各户帮扶措施的精准制定。
因为工作任务重,王悦军带病工作也是常事。2016年冬天,由于长时间连续加班,身患重感冒的他感到体力不支,但仍然坚持在岗位,认真指导乡扶贫工作站人员进行动态调整工作。在领导的再三督促下,他才到乡卫生院检查,大夫告知必须卧床休息打点滴,单位同志们都劝他回去休息,但他却一边打点滴,一边工作。他心里装着贫困户,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打不赢、打不胜绝不收兵,宁愿推迟看病,也绝不拉全县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后腿。
整村搬迁是脱贫攻坚战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在拆房复垦、分散安置、同步搬迁工作环节中,要始终坚持程序意识和法制思维,依法依规循序渐进推进,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严格履行好各项搬迁手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安置方式。张家也村是个不通水电全乡最偏远的行政村,该村被列为整村搬迁后,为了不影响县乡整体工作进度,王悦军连续15天召集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召开搬迁推进会20余次,谈心、说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连续8次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到五寨上内蒙动员村民搬迁,历尽了艰辛万苦,走村入户访遍“山窝窝”,因户施策情暖“心窝窝”。耗时近一个月,完成了协议的签订和村庄的复垦,为全县整村搬迁工作开了个好头。今年8月份,全市整村搬迁工作推进现场会观摩点选在了沙坪乡张家也村,市、县主要领导实地观摩后,认为张家也村是全市整村搬迁工作的样板,经验值得全市进行学习推广。
王悦军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激励着周围的同志,在全体乡村干部的通力协作下,沙坪乡2016年共脱贫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472人,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首战首胜。今年计划脱贫7个村,316户712人。计划易地扶贫整村搬迁2个村的目标已实现。目前,沙坪乡脱贫攻坚工作各项指标考核结果均排在全县前列,王悦军的工作实绩多次受到市、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全县乡镇同行学习交流的典型。(杜水田)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