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近60%的95后选择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互加好友,有所取舍,这反映了网络中亲子间的关系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成为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而一些针对用户需要的“分组可见”“黑名单”等个性化设置也逐渐被人们使用,当父母子女这最亲近的关系中出现“屏蔽”一说时,难免让人心里有些不太舒服。
子女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方面,子女出于爱与保护,也许不经意的一句牢骚或一个表情都能让家中的父母担忧不已,通过分组可见的方式来达到“报喜不报忧”的目的,让远方的父母少些牵挂惦念;另一方面,距离产生美,父母子女虽是最亲近的关系,但毕竟有年龄的差距,彼此之间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都有所不同,适当的屏蔽或许能为彼此之间营造一个更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屏蔽”之举略显微妙,有人深觉不平,亦有人不以为然。实际上,亲子间社交网络上的互动只是彼此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屏蔽与否并不重要,屏蔽不代表不孝顺,不屏蔽也未必代表关系融洽。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更是如此,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也不相同,只要父母子女互相习惯就可以,不必太纠结于社交网络的设置,相互的沟通和爱才更为重要。(许净)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