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同济博士生替父母扫马路”的微博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支持和反对的网友甚至为此在网上吵了起来。据了解,事件中的主人公小钱,目前在上海同济大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困,五六年前父母为了他读书到嘉兴做了环卫清洁工,省吃俭用很辛苦,小钱暑期早上帮父母扫两个小时马路,以减轻他们的劳累。
在小钱看来,帮父母干活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也是天经地义的,这和学历无关,也和父母的工种无关。一些网友为他的行为点赞,并称他能“放下身架,扫出孝心”,能够体贴父母,尊重劳动;也有一些网友不以为然,认为既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那小钱就不该读博,应该早点工作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不是用读博来“逃避”现实,或者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从事挣钱多的一些兼职,而不是替父母扫马路。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但记者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孝心和陪伴是无价的。小钱在暑假陪在父母身边,并用自己的汗水去帮父母减轻劳累,这对他的父母来说是莫大的欣慰。毕竟,常常我们成功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或许当我们远离父母,努力拼搏直至成功,能让他们过上美好的日子时,转身却发现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尴尬,所以何不珍惜全家在一起,子能尽孝,承欢父母膝下的快乐呢?即便是累,想必也是快乐的。此外,记者认为小钱读不读博不一定是其家中贫困的原因,他本科毕业就去工作也未必会使家庭迅速富裕起来,而且受教育权是其能够自主选择的权利,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所以网友也不必“苛责”于他。钱多与少,陪伴与孝心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和回报。(许净)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