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小虫子 大危害 蚊子蚊子快走开
2017年07月28日 11时09分   忻州晚报

高温天里人人都爱空调WiFi西瓜,微凉傍晚享受手牵手散步一起走,但是总有几只不识时务的蚊子以人为中心做圆周运动,赶不走抓不到着实让人抓狂。家住开发区慧源山庄附近的任同学前日备受蚊子喜爱,“一起上课一起吃饭,蚊子不找别人光咬我一个,旧的没好就被咬了新的。”任同学仅右胳膊上一元硬币大小的青紫色淤青有四块,“野生的蚊子就是不一样,咬一口就肿的乌漆麻黑的,我这都算轻微中毒了吧!”

家住城郊的张女士这两天在家里忙着大扫除,一岁半的儿子被蚊子咬的身上到处是包,尤其是两条小腿肿的像萝卜。“我们家院子里种了各种各样的菜,比较招蚊子,家门上我倒是挂了门帘,可孩子就喜欢在院子里玩,进进出出的估计家里也有蚊子飞了进去,防不胜防啊。我带孩子去医院,医生说红疙瘩都是被蚊子咬的,加上孩子皮肤本来就过敏,所以就肿了,看着他用小手挠来挠去的样子,我也心疼啊,把家里好好清理一下,再喷点杀虫剂,好让孩子少受点苦。”

一到夏天,很多人就和蚊子展开了斗争,蚊香、花露水、杀虫剂齐上阵,却还是免不了被叮上几口。有实验表明,在37摄氏度以上时,蚊子能够在0.1秒就将人叮咬上口,27摄氏度及以下叮人速度就会大大降低,17摄氏度以下就不再叮人。近日温度虽有所下降但蚊子“热情”依旧不减,你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是蚊子用来定位叮咬目标的重要标准之一,除此之外,排出更多的汗液、体温更高、空气流动幅度小、衣服颜色更显眼的人愈加容易在蚊子眼中“脱颖而出”。

相较于城区,城郊的蚊子个头更大、腿更长、咬一口更狠,被市民戏称为“毒蚊子”,被“毒蚊子”叮咬之后,短时间内与普通蚊子叮咬后无异,但肿起的包会越来越硬,颜色也逐渐偏向青紫色,涂抹花露水等普通驱蚊产品无明显作用,此时应尽快就医,遵医嘱解决“中毒”的肿块。(王菲 张倩)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