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对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件开心的事,可在忙于工作的家长看来,多了件烦心事——孩子暑期去哪儿?谁来照顾?请爷爷奶奶帮忙、把孩子送到乡下、工作时带在身边、报暑期班……因为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家长们各出奇招。但很多家长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手机在孩子们的暑假中近年来越来越占据主要位置,一些孩子甚至沉溺于手机游戏,变成了低龄“手机控”。
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暑假里手机成了主要的陪伴,于身心健康皆为不利。这些年来,小孩子因为迷上手机而导致身体患疾病的并不鲜见,最常见的就是近视。同时,在电子支付手段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一些不良网络游戏和直播网站极易危害和污染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我们常说,陪伴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长,不只是身体的成长,知识的学习,更需要情感的滋养。每个孩子内心都会对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充满极度的渴望。因此,若真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让孩子健康成长,每一位家长在暑假里,都千万别让手机陪伴孩子。那么,如何才能不让手机陪伴孩子?
首先,孩子沉溺于手机等电子产品,多半和父母平时“机”不离手有关。一些家长喜欢在家里看手机、玩电脑,对孩子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孩子当然也就有样学样,趁自己放假家长上班去了,大肆玩手机、上网、看电视。所以,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不让自己成为手机的奴隶,并深刻认识到,“电子保姆”终究代替不了父母的关爱。利用暑假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心与爱护。
其次,暑假还是锻炼孩子能力,开阔孩子眼界,增进亲子感情的大好机会。家长朋友不妨多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公益劳动,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对孩子成长非常有益。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在饱览壮丽河山的同时,体味各地风土人情,让亲子感情更加融洽。当孩子投入到大自然和社会的怀抱,就会领略到比玩手机、打游戏更加真实的快乐。
最后,假期孩子的监护问题,也是一道民生难题。现实当中,假期来了,孩子们欢天喜地,家长却“整个人都不好了”。如果夫妻俩都上班,孩子就没人看管,这往往让不少家长左右为难。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监护缺位,每逢寒暑假,孩童触电、溺水、坠楼等意外事故频发,拐卖、凶杀等刑事案件也频频见诸报端。据媒体报道,国内已有公司尝试设立“带孩子上班日”,广州某企业甚至推出相关福利制度,准许短期无人照顾孩子或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员工带孩子上班。这样的人性化举措既值得尊敬,更值得借鉴。我们的社会应该把假期孩子的监护问题当作民生大事来考量,积极想办法解除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让孩子们在假期里远离手机,并“有处可去”、有事可做,健康快乐地成长!(据中国教育在线)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