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残疾人来说,贫困可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山。但在强者面前,残疾就是撬动命运转折的一个支点。原平市闫庄镇刘庄村独手三级残疾人杨旭平做人生的强者,独手托起了创业梦想,实现了人生价值。
20多年前,天真活泼的杨旭平跟其他儿童一样,无忧无虑地过着快乐的童年生活。可在1991年的一天,年仅11岁的杨旭平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左手。悲痛之余,一家人最担心的还是他以后的生活。家境贫寒的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外出打工,也在一次机械作业中绞断了左腿,安装了假肢,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旭平是个刚强的孩子,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种种困难和受人歧视的压力,读完了初中,并坚持用左手腕配合右手做营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左手腕也能熟练地配合右手干活了。别看他是独手三级残疾人,可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业绩。别人能干的事他能干,别人干不了的活儿他也努力干,搞电焊、修机器、做裁缝、开汽车……杨旭平成了当地的名人。
杨旭平为了掌握致富信息和学到科技知识,常用手机上网与外界联系,意外结识了一位吕梁市柳林籍养猪的女士郭杰平,两人志同道合走到一块,谋划起了养猪的创业路。
今年36岁的郭杰平,从事养猪已有13年,对猪的疾病预防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俩开始建猪舍,从焊角钢到盖彩钢瓦,从接电线到安装刀闸,再到安装饲料混合机械设备,都是杨旭平和郭杰平自己动手干。在他们的艰辛努力下,6栋猪舍先后建成,还建起了饲料加工厂房,两个人三只手建成的一排排猪舍令人刮目相看。
2011年春季,杨旭平捉回14只猪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他肯动脑、会管理,每天总要几次观察猪的生长情况,还买回十几本养猪书籍,抽空看书学习,同时还在网上汲取知识营养。经过7年的精心饲养,他们的养殖场现已有50头母猪,2头种公猪,自繁自养年出栏可达600头。杨旭平不仅自主创业,不为国家添麻烦、加负担,而且还为本村和邻村养殖户上门免费提供防疫治病、接产等服务,深受养殖户的赞赏。在冬季农闲,旭平还用缝纫机给中老年人做棉衣服装,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
磨难过早地眷顾了杨旭平,失去了左手的无奈没有减弱他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一个残疾人,理应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关怀,可他不等不靠,自谋生路,这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令人赞叹。杨旭平说,他曾经得到过一些好心人的帮助,现在要以顽强的毅力和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庄福春 黄艳霞)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