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这个人,成天勤勤恳恳,没个闲时候。采访他时,正碰上他开着四轮车往村里的农田里送粪,老李说春耕在即,农家肥下地正是时候。职业无贵贱,劳动最光荣。一年365天,春种夏锄秋收冬备,老李哪一样也躲不过,既为生计,更为创业,真是做足了体力活,做够了劳动功,虽说才四十多岁的年龄,但他黑里透红的脸,粗糙的大手凸显其人生沧桑。
凭辛苦种十多亩地,能够养活一家人,这是多数普通农民的价值,一个农民靠劳动,办起一个粮食加工厂,能够加工全村全乡成百上千农民手中的余粮并增值致富,你想这个农民的劳动价值有多大?这个人就是共产党员、县政协委员、神池县东湖乡铁炉洼村农民、神池县福满圆绿色杂粮食品有限公司法人李林仑。说实话,生活中虽然我们每天吃粮喝粥,但是却有不少人对生产粮食辛苦劳作的农民不屑一顾。现在许多年青人都不愿种地,而李林仑从小就耕田、种地、加工农副产品,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和一名普通劳动者,李林仑既要打算自己办企业的利,更要盘算众百姓的益。2012年他利用公家占用自家地的一大笔补偿款建起了当时当地生产规模最大的福满圆杂粮厂,年可加工各种杂粮1900吨,5年间累计加工杂粮9500余吨,确实解决了周边不少百姓的卖粮难题,更为可喜的是,该厂的生产运营,还提高了农民手中粮食的附加值。
人勤春早。2017年春耕备耕之际,李林仑已和太平庄乡懒汉坡村、八角镇圪坨村、义井镇银洞洼村的216名贫困户村民达成今年3000亩富硒绿色有机杂粮订单种植合作意项,为农民收益保障作出承诺。这些天公司旗下的2个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70名社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他和老乡们的辛勤劳动与精诚合作为神池区域农业发展和地方精准扶贫作出了一份贡献。
李林仑是个默默无闻的农村劳动者,这些年办起涉农企业后也常跑外取经,多次京津冀参展与全国同行交流,见识逐渐增长。
神池县高寒冷凉,昼夜温差大、当地县委、政府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并取得胡麻、莜麦、黑豆、黍子等6个国家地标认证,成为中国亚麻油籽之乡和北方月饼之乡。政府鼎力扶持建成全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促进全县8万农民增收脱贫。福满圆公司作为进入工业园区生产的首批企业已经受益。老李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小米、黄米面、莜面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核准,(第323号公告),获得全国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2016年9月14日,神池县政府和县国土局为神池县福满园食品有限公司颁发了全县首本不动产权证书。其公司拥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让李林仑更是吃了定心丸。这处工业用地,面积6346平方米,使用期限自2016年9月12日起至2066年9月11日止,底清数明,让老李心里踏实。政府多方支持,客观好条件促使公司经营的“涔北”小杂粮市场前景喜人。去年7月22日,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文禄在神池调研小杂粮生产时,对李林仑辛勤劳动带动农民增收共同过上幸福生活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该公司也成了近些年县上农业项目观摩时的一处必看亮点,种种“礼遇”,使李林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尊严更体面,他既充满了幸福感又有一种成就感。生活本真,终归平凡。李林仑深知劳动才是他的人生本色,没有自己往日的艰辛劳作,就没有他圆满的今天。(郑志东)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