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距离鸡年新春还有11天,节日的喜庆已在岢岚县神堂坪乡黑峪村上空蔓延。
初见葛爱萍,还以为是名大学生,一副黑框眼镜架在一张娇小的脸庞上,瘦小的身体似乎有些弱不禁风,然而,她却是驻村第一书记,一位敢想敢干、头脑灵活的80后女孩。谈及黑峪村的话题,葛爱萍如数家珍。
黑峪村有238口人,贫困户27户,贫困人口66人。葛爱萍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的时间里,帮助村里解决了饮水问题,启动了农产品团购电商平台,帮助村里购置回拖拉机、铺膜机、播种机、榨油机等机具,下大力气帮助农民做好莜麦、红芸豆、银盘蘑菇等当地特色产品的精加工……一件件,一桩桩落地有声的实事,为村民打通了脱贫之路。
行走在乡村路上,葛爱萍的脚步是轻快的。村民见到她,脸上是尽是欢喜,“小葛书记,天太冷了,回家里坐坐吧。”“家里刚蒸好花糕,给你带几个回去尝尝。”……纯朴善良的村民们不善言辞,但却已经把葛爱萍当成了自家人。
“有生叔,这是上次帮您卖莜面的钱,你收好了。”迎面碰到一位大爷后,小葛一边掏钱,一边停下了脚步。
“现在电子商务和物流这么发达,如何通过电子商务带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呢?”不久后,葛爱萍便利用农产品团购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QQ群发布销售信息,做起了农产品的“销售员”,帮助老百姓卖“山货”,为村民打开了脱贫新思路。
走进贫困户刘冬云家,记者看到,一大家人正围坐在炕上捏花糕。看到小葛后,大妈急忙下炕,拉住小葛的手嘘寒问暖,幸福洋溢在大妈脸上。“你给俺家网上卖红芸豆的钱,除了置办年货,俺还存了点,明年的种子、化肥钱也够了。”眼前这温暖的画面,折射出葛爱萍太多的辛苦、付出与努力。
“小葛书记是城里的干部,既年轻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总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错的建议和新的发展思路,对村里的发展和决策带来很大的帮助。”与记者一起随行的黑峪村26岁的女村长朱祥园对驻村第一书记葛爱萍评价很高。
“开春了,我们一定会抓好莜麦、红芸豆等农产品的种植、牛羊猪的养殖,做好特色产品的精加工,力争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村支书杨明生信心满满。
一边走,一边看,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黑峪村,忙忙碌碌置办年货的村民脸上无不挂着灿烂的笑容。
“不怕条件艰苦,只为群众好过。”这是驻村第一书记葛爱萍的心声。说到黑峪村的未来,葛爱萍信心百倍。她说,我们会与附近几个村子携起手来,拓宽农产品团购电商平台,把老百姓手里的红芸豆变成金豆豆,打造黑峪村小杂粮品牌,加快黑峪村脱贫的步伐。
大山脚下的黑峪村静谧美丽,不远处山上的积雪既增加了年味,又预示着来年的好光景。(本报记者 李春平 实习记者 张志远)
(责任编辑:王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