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自强自立创家业
2016年12月29日 10时34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神池县贺职乡贺职村残疾贫困户杨荣生的致富经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

他是一个残疾贫困户,却身残志不残,不等不靠,不向政府伸手,不祈求别人的帮助,克服困难、自主创业,过上了比普通健康人更好的生活;他腰椎以下残疾却是开四轮车的一把好手,农忙时节,自家种的15亩玉米都是他自己开四轮车拉的,还能帮着邻里乡亲搞点短程小运输,他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近日,笔者一行跟着贺职乡负责人一起来到了这个叫杨荣生的家里,61岁的他正坐在炕上,脸色有点黄,双腿耷拉,精神却还饱满。五间大房子有三间空空落落,只有居住的这两间烧着炉火,散发着微弱的温暖,与这个朴实的男人脸上淡淡的微笑辉映着……

踏实干练辛苦创业

杨荣生,1956年出生,家境窘困,他从小脑子活络有辛苦,小学四年级时,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依旧每日早晚操劳,杨荣生决定放弃学业挑起家里的重担。他先是帮着家里干农活,挽猪草,干些零活。18岁时在村里当起了装卸工,装卸沙土、砖块,双手血泡没等好了又破,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可第二天,他看到父母疲惫的身影时,咬咬牙又走出家门,就这样他坚持了下来,直到自己成家立业。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很受触动,决定尝试自己创业,学着修车,盖起了现在这五间敞亮的大正房,供养一双儿女成人成才。

遭遇厄运自强不息

2006年,杨荣生给本家叔叔家的牛挖窑洞时,窑洞突然坍塌压伤了他,致使他腰以下末梢神经受伤,治疗后,依然是伤残一级。乡上了解了他的情况,给他在当年办了低保,并享受了医疗政策,减轻了自家的花费。面对突然变故,他并没有颓废。他说,人来到世上,得靠自己,得自己寻个活法呢!他拄着双拐在自家经营起了烟行,卖点零食,还进了点汽车小配件,乡亲或路人有需要,看见他步履难行多是自己进柜台去取,把钱留下。乡上干部说他信用度好,乡亲们都愿意来他这儿消费。

疾病缠身依然向阳

杨荣生身边一直默默无闻陪伴他的是妻子张菊花。他坐轮椅进出门不方便,全靠妻子推着照顾。张大娘说,平日照顾都是小事,最难受的是他经常要受神经疼痛的折磨,除了止痛药别无他法,而每一天都要疼上这么好几次。我又一次看向了总露着淡淡笑容的这个花甲老人,他依然跟记者叙说着现在的好政策。他有粮食酿酒的技术,想让记者帮着问需要什么手续,政策是否允许……

杨荣生,一个朴实的庄稼人,一个疾病缠身的残疾人,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个向阳的人生。(刘文明 麻晓云)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