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世界,错综复杂。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会碰到邻里不睦、夫妻不和、同事不谐等各种各样的矛盾及形形色色的压力,面对矛盾和压力,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宽容。
宽容,即胸怀宽阔,气量大,容人容事。宽容是人类长期崇尚的一种美德,一种很高的思想修养,一种洒脱的处世艺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自己的境界。宽容这种平和的生活态度不仅是人际关系的亲和剂,也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经常保持大度的心态,可以延缓细胞衰老,延年益寿,而那些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人,在无形中折磨自己,致使容颜憔悴,性格孤僻,一生将与忧虑为伴,与烦恼为友。由此可见,人要开拓健康之途,首先要学会宽容。
宽容能够释放压力,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恢复心理平衡,使人头脑清醒,有助于身心健康。宽容且心地善良的人,心理保持平衡,有利于协调内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使补缀系统、内分泌系统时时处于有规律的缓释状态。而心境狭小、刻意琢磨他人、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和倾斜状态,易引起精神紧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胃肠痉挛、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心情烦躁等症状。在内心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消除时,上述症状会不同程度地加重,甚至伴有头晕、多梦、失眠、倦怠无力等不适,不仅不利于解决矛盾、舒缓压力,而且不良心理与生理异常会相互影响,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削弱人体的抗病能力,诱发疾病发生。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发生各种联系和接触,难免有碰撞。只要保有忍让的传统美德,遇事多一份冷静,多一点理智,多一些宽宏大量,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为玉帛。自己心情愉悦了,就会减少不良情绪对大脑和神经的刺激,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让人三分不为弱,宽容一寸乃是福”。学会以宽容的心态为人处事,不仅是道德修养之必需,也是培育健康心理素质之必需。
无论是宽容他人,还是宽容自己,都是一种让自己解脱的方法。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为何不敞开心胸?就算是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着想,也应从现在开始,学习如何宽容,尽量减少内耗,让神经之弦于良好的心境中张弛有度,保持元气畅通,从而益寿延年。当然,要真正做到宽容也不容易,身体力行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张力平)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