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发生时勿在陡峭山坡停留
崩塌是指陡峭山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体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过程。我省地处黄土区,崩塌灾害是地质灾害中发生比较多的一类。
崩塌发生前,山坡或陡崖会有掉块、坠落及小崩小塌现象,山坡或陡崖顶部或侧面出现裂缝或原有裂缝加宽、加长,坡体出现新的破坏形迹,有时还会嗅到异常气味或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
当遇到山坡或陡崖往下掉落土块或石块,或者看到大石头摇摇欲坠时,千万不要在山坡或陡崖下活动或从它下面通过。如果正好处于山坡或陡崖下方,则要迅速向两边逃离,且越快越好。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在陡峭山坡下逗留,崩塌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时,应立即撤离有关人员,切莫贪恋财物而滞留不走。
处于滑坡体迅速向两侧撤离
滑坡有很多通俗的说法,如“地滑”“走山”“垮山”“山剥皮”“土溜”等。一般,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地质构造带,易滑的岩、土分布区,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降雨区等容易发生滑坡。
当处在滑坡体上时,要保持冷静,不能慌乱。首先,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跑离时要向两侧方向跑。当处于非滑坡区发现可疑的滑坡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并由相关部门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
对滑坡的预防,即当外出遇暴雨时,不要在较大沟谷沟口、高陡斜坡斜脚停留;在工程建设或建房选址时,要尽量避开已有或易于发生滑坡的地段;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避免因开挖、弃土、排水而诱发崩塌滑坡。而一旦发现斜坡开裂进入加速变形阶段或接到临滑警报后,一定要及时疏散撤离,并设立警示标志、划定危险区域。
滑坡发生前七大征兆
●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井水复流现象,或者出现泉水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
●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
●大滑动之前,在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
●临滑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声响。
●滑坡体四周岩体出现小型坍塌和松弛现象,水平位移量和垂直位移量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动物惊恐异常,猪狗牛惊恐不宁,老鼠乱窜,树木枯萎等。(据《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