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法院和法官了,这下我们四个终于能安心了!”
“多亏了法院,我们公司账上这笔款终于能出了!”
日前,河曲法院法官李宇龙奔波1800多公里,仅用十天时间就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农民工工资的纠纷案件,既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合理保障了案涉企业经营发展,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事情还要从3个月前说起......
讨薪之路 举步维艰
今年年初,4名工人来到河曲法院,“都四年了,我们干完活却怎么都拿不到钱,这可怎么办。”工人们在立案大厅十分焦急,情绪激动。
为保障工人们的合法权益,案件承办法官李宇龙第一时间向他们了解案件的实际情况。
原来,早在2017年,某公司承包了河曲县一个工程项目,次年,贾某以该公司名义雇佣四名农民工进行施工。完工后,贾某委托王某结算四名农民工的工资,共计10万余元,并约定在2020年年底结清。可几年过去了,王某却多次推诿拒不支付这四位农民工的工资,期间,四人多次催要均无果,无奈四人将某公司、贾某、王某诉至河曲法院,希望尽早拿回被拖欠的工资。
调解先行 一波三折
然而,面对四人仅仅提供的一张皱巴巴的字据,李宇龙陷入了沉思。晚上九时,伴随着敲击键盘的“嗒嗒”声,李宇龙仍在人民法院案例库查找参考资料。
“尽快让工人们拿到工资,同时减轻双方诉累,调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于是,李宇龙第一时间走访了案涉公司,该公司向他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情况,并拿出相关材料辅助办案。
“当时这项工程我们直接对接的贾某,至于他雇佣谁进行施工,公司并不知情。”该公司负责人夏某说。
“法官,你拿的这张欠条不是我们公司出的,但公司财务账上的确有这笔工程的资金,到现在都没法下账。”夏某无奈地说道。
“我安排财务隔段时间就联系一下贾某,但他预留在公司的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我们也很着急。只要贾某能提供每位农民工的工资清单,我们肯定及时支付。”夏某解释道。
了解了前因后果后,李宇龙着手联系贾某和王某,贾某的电话仍处于关机状态,但王某的电话总算接通了。
“没错,贾某是安排我结算工资,但他没给我钱,我拿什么结算。”王某一接起电话就抱怨不断。
“贾某早就已经失联了,四个工人找不到贾某,这几年一直找我,我也很难受,恨不得赶紧解决这件事,它已经严重干扰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王某情绪低落地说道。
“以后你安安心心的工作和生活,法院已经了解了情况,我会协调四位工人兄弟不再影响你的生活。”李宇龙安抚道。
主动出击 千里奔忙
案情到现在已经基本明了,找到贾某是解决这起案件的突破口。李宇龙在走访中得知贾某身份证登记的户籍是河北省,他和书记员立即赶赴贾某的河北老家,经多方打听,在物业部门的配合下,确定贾某为某小区的业主。看着地段繁华、配置高档、环境优雅的小区,李宇龙松了一口气,轻轻按响了贾某家的门铃。
“我也很久没见他了,你们也知道,干工程的人常年在外跑,这么多年我一个人操持着这个家,还要忙着我自己的工作,对于他工作上的事情我一概不知。”贾某的妻子在了解情况后无奈地说。
贾某妻子照顾家庭、教育孩子、努力工作、孝顺老人的美德,深深触动了李宇龙,他随即引导对方:“作为妻子,有义务支持丈夫的事业,鼓励他、理解他,给予他正能量,当他的行为与法律的规定相悖时候,也应该及时规劝并进行纠正,维护家庭安宁和谐。”
“是的,这么多年,他也不容易,到处奔波,辛苦挣钱,不能因为一时犯糊涂,把这个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散了。”贾某妻子自言自语道。
“法官找你了解点事情,你配合人家一下。”贾某妻子终于拨通了丈夫贾某的电话。
电话那头,贾某支支吾吾了半天,终于说出了事情缘由。原来,贾某由于年轻,经验不足,此项工程完工后,经核算并没有挣钱,还要搭进去几万元,所以在给四位农民工打了欠条后,就跑了,拖欠农民工还有建筑材料供货商的费用都没有结算,自己跑到外地包揽其他工程,想争取把河曲这个工程款缺口补上,没想到这几年工程不好干,所以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听完贾某吐露这些年的辛酸后,李宇龙劝导贾某:“农民工工资已经拖欠四年,不管怎样,趁某公司账上有钱,先进行对接,赶紧将四位农民工的工资结清。”李宇龙又告诉贾某,虽然四位农民工将他起诉到了法院,但现在走的是调解程序,如果贾某积极配合,及时支付工资,法院可以协调,对贾某的声誉及家人不会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圆满化解 安“薪”更放心
“感谢李法官,多亏了你们长途跋涉,耐心工作,让我们拿到了拖欠的工资!”两天后,四位农民工来到法院握着李宇龙的手连声道谢,并申请撤销案件。
至此,这起长达4年的讨薪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