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频道>>法治>>正文
线上线下售卖“烟卡”?这些商家涉嫌违法!
2024年07月09日 09时49分   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早晨起来,看到路边翻垃圾桶的不是老人,而是八九岁的小学生……”

“叔叔,您的烟抽完能把烟盒给我吗?”

“爸爸,下次买个贵点的烟抽......”

近来,一种名为“拍烟卡”的游戏在小学生之间悄然流行。所谓“烟卡”,是用香烟盒折叠或裁剪成的“卡牌”,孩子们把“烟卡”放在地上,用掌心轮流拍打地面,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到翻个面,谁就胜出并赢得对方的“烟卡”。并且,孩子们会根据香烟档次将卡片分成不同等级,谁拥有的卡多且贵,谁就有“炫耀”的资本。

听起来,“拍烟卡”似乎就像“80后”“90后”小时候玩的“拍画片”一样,因此,也有人觉得“拍烟卡”不过是个游戏而已,还能让孩子们少看一些电子产品。其实,一张小小的卡片,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但当“香烟”和“未成年人”两个标签同时出现时,就极易引发担忧。

一些孩子玩“烟卡”甚至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从垃圾堆翻、找陌生人要、用零花钱买......更有甚者,不惜用偷窃的方式获得,令人瞠目。

或许是看到了商机,“烟卡”买卖也成为了一条产业链。一些校园周边的文具店、玩具店纷纷开始售卖“烟卡”;还有一些厂家擅自将“某华”“某天下”等带有商标的烟盒进行印刷、销售。

在电商平台,一众真真假假的“烟卡”也在大肆售卖,孩子们可以轻易购买到各种“烟卡”。那么,这种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的行为合法吗?一起来看今天的【法治微课堂】。

普法时间

1、经营者向未成年人售卖“烟卡”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

除了国家实施的相关法律外,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强化青少年控烟宣传引导,严厉查处违法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烟草专卖零售商须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的标识,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

2、如果商家擅自印刷、销售“烟卡”,涉嫌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则侵犯了注册商标权利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二十条规定,烟草制品商标标识必须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非指定的企业不得印制烟草制品商标标识。

法官提醒

“烟卡”流行的低龄化趋势,不仅会导致未成年人过早接触烟草制品,也与校园环境建设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精神相悖。此外,未成年人在玩“烟卡”过程中可能会启蒙赌博意识,并对吸烟产生好奇心,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价值观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法官提醒,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真正要防的是“烟”,不是“玩”,要禁的是危害,不是“童趣”。日常学习生活中,家长和学校要主动开创更多有益身心的游戏,引导孩子在体验中感知生活的乐趣。

禁止“烟卡”,需要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力量于一体,“重拳”进行治理。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职,对校园周边开展“烟卡”源头治理,商户也要自觉履行主体责任,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守住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底线。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