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频道>>法治>>正文
以大数据为驱动构建现代警务模式
2019年12月05日 16时31分   法制日报政法调研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科学阐述了“中国之治”的成功经验,深刻指明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前进方向。当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时代发展脉搏,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大数据为驱动,切实转变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提升素质能力,扎实推进预测预警、扁平指挥、合成作战等体系建设,建立统一领导、职权清晰,集约高效、智慧灵敏,专业实战、共建共治的绍兴公安现代警务模式,不断提升党委政府认可度、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民警辅警幸福感获得感。

大力实施枫桥警务,积极推动现代社会治理大格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绍兴公安机关将以排头兵姿态,以市域社会治理为突破口,充分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落实各级各部门社会治理主体责任,推动市、县、镇、村社会治理中心实体化运作和乡镇(街道)治理综合体建设,联通110接处警平台与基层“四个平台”,融入全科网格管理服务体系,促使基层治理由联动向联体转变。

完善共建共治机制,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规范运作平安类社会组织,全面落实村(社区)主职兼任治保调解主任制度,积极推行社区民警兼任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引导基层民主自治,最大限度实现“小事不出村”。

健全预测预警预防体系,完善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滚动开展涉稳风险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行动,实行民转刑恶性案件责任倒查制,切实将风险隐患消解于未然。深化社会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完善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体系,常态开展预案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大力实施情指行一体化改革,积极构建现代警务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构建现代警务模式,关键要破解制约公安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绍兴公安机关将以情指行一体化建设为龙头,紧盯痛点堵点,深化公安改革,重塑警务流程。深化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建立城区所“一室两队”(综合指挥室和基础队、办案队)、集镇所和农村所“综合指挥室+N组(站)”架构,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建立“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智慧评估平台,实行“动中备勤、精准防控、有警处警、无警巡逻、无警基础”的主动勤务,确保基础牢、出事少、社会稳定。推进街(路)面勤务一体化机制改革,实行“一警多能”,做到叠加式巡防、无差别处警。

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建设,积极构建现代警务大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雪亮工程”建设,是构建现代警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绍兴公安机关将聚焦智慧警务“双十工程”,以大数据驱动公安工作提档升级。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加强智安小区、医院、学校、景区建设,形成“点上覆盖、面上成网、外围成圈”的泛感知防控体系。深化基础信息常采常新、政务数据归集共享、数据标准化治理等工作,建设全市统一开放共享的公安大数据中心。改造升级信息化实战平台,实现公安数据资源集约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实战服务便捷化、内部监督精细化。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智能应用、移动应用、集成应用,打造指尖警务、数字警务。

大力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积极构建现代警务力量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力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必须持续提升、不断扩容。构建现代警务模式,必须要有现代化的能力素质。绍兴公安机关将对标“四个铁一般”标准,以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方向,全面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着力树正气、强力气、增底气。健全警察职业道德培育机制,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强公安党校,建好“政治生活馆”,建立领导干部政治轮训制度,深化党支部建设提升工程,完善人民警察职业仪式制度,大力弘扬“胆剑精神”等绍兴本土文化,引导全警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敢于亮剑。建立技能体能常态训练机制,落实自训日、射击日、送教日、集训日制度,有效提升民警实战能力水平。完善专业履职能力培育机制,建立科学、系统、完备的专业训练体系,优化“智慧练兵”平台,实施英才工程,打造一批领军人物,不断增强专业攻坚能力。

大力实施民意警务,积极构建现代警务评价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绍兴公安机关将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智慧民意感知体系建设,真正将评价权交给群众。坚持平安护民,立足打得狠、防得严、控得牢,深入开展打击突出犯罪“雷霆1+6”系列行动,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8张网29项任务建设,全面落实治安管控制度化法治化长效机制,让社会更安定、百姓更安宁。坚持执法为民,健全执法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建设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做到有赃必追、案件快办,提升执法满意度。坚持服务惠民,丰富“越警管家”平台网上办、刷脸办等功能,探索“无纸化窗口”建设,建立市、县、镇、村、点五级服务架构,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坚持沟通亲民,常态开展联千村访万户全警大走访,用足用好“越警管家”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增强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号召力、影响力。坚持形象暖民,完善警察公共关系运维机制,强化爱民典型选树培育,进一步讲好警察故事、树好公安形象。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