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频道>>法治>>正文
公交车司机应成为“公交文明”的示范者
2016年04月20日 17时51分   忻州日报

近日,笔者乘坐一辆城乡公交车去乡下办事。一路上,笔者发现这辆公交车司机有很多不文明行为,如在驾驶室里随意抽烟、往车窗外吐痰、扔垃圾,随意超车、超速、变道,看见乘客带上车的物品较多时就骂骂咧咧,等等。笔者以为,作为一名公交司机,理应成为“公交文明”的示范者和带头人。
 

众所周知,城乡公交车不仅仅连接着乡村和城市的营运任务,更是承载着车上每一位乘客包括司机的文明、素养和公德。可以说,它是一个文明的“流动载体”,不但是乡村和城市文明的窗口,而且也浓缩着乡村和城市的文明印迹。

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在城市的公交车上,还是在城乡的公交车上,也许大家都比较关注乘客的文明、素养和公德。应该说,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乘客开始注意到自己在公交车上的言行举止,遇上老弱病残孕者就主动让座,有烟瘾的乘客一上车就把香烟熄灭,有垃圾想扔就等到下车后再扔进垃圾箱里,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就说声“对不起”,等等。可以说,现在的公交车上,乘客之间文明、和谐的场景几乎时时都可以看见,这也说明我们广大乘客的文明、素养和公德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恰恰相反,公交车司机的文明行为却往往被忽略了,他们竟成了“被遗忘的人”。不是吗?有的司机无视交通规则,在大街上、乡村公路上,不是超车、超速,就是乱变道、乱加塞;有的在开车时患上了“多动症”,有时抽烟,有时喝茶,有时接打手机,无视乘客的安全;有的不顾车窗抛物的危害,竟然往车窗外吐痰、扔垃圾;更有甚者,对乘客恶言相向……等等。一些公交司机如此“无素养”、“无公德”,又谈何“公交文明”呢?“公交文明”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笔者以为,公交司机应是“公交文明”的示范者和带头人。一方面,各地公交营运公司应定期对公交司机进行文明、素养和公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从而努力提高其自身修养,强化其服务态度。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公交司机,应有自律意识,在广大乘客面前要自觉做到文明开车、礼貌待人,用司机自身的文明去感染乘客、影响乘客,从而让小小的公交车厢真正成为传播文明的“摇篮”。(廖卫芳)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