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滚动要闻>>正文
春来潮涌东风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述评
2023年03月19日 15时09分   中国网信杂志

春来潮涌东风劲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述评

春回大地,潮起东方。

2023年的春天,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充满活力,再次踏上发展快车道,其中,数字经济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数字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中国经济航船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踏着信息化的浪潮,在风雨中笃行,于逆境中奋起,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乘势而上、破浪前行,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加速驶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图/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扬帆破浪风正劲——敏锐把握数字化转型历史机遇,推动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航道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能否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决定性因素在于能否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时间回到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便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一场经济工作座谈会,与广东各级干部代表和部分企业家交流。在这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边认真听,一边仔细记,不时插话交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彼时,中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背后一系列隐忧开始显现: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

回京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成功甩掉了积贫积弱的“穷帽子”,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新情况新问题随之而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产业升级阻力重重、传统动能不断削弱,等等。

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新形势,一味追求GDP的老路显然已经走不通。

那么,新路在哪里?

“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经济转型指明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新动能。新动能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目光瞄准了数字化,鲜明指出,“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

对发展全局的深刻洞察,离不开深入的理论思考。

从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首次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的倡议;从2017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到2018年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要推动产业数字化”;从2021年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

对发展全局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持续的实践探索。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同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

据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2012年时,面对发展困境,公司做了一个大胆决定:邀请外国数字化专家进行虚拟调试培训,全力以赴开展数字化转型。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数字化工厂虚拟制造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应用落地的智能制造企业,实施的一汽红旗长春工厂H焊装车间效率提升项目实现了14%的产能提升,节约了20%的人工成本,年营收增加了3亿多元。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内陆边疆,新时代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棋局精准落子。2020年4月,在浙江考察时,他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2020年8月,在安徽考察时,他表示,“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他强调,“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他指出,“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和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作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为引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陆续出台,形成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极大激发和释放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

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电子商务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一批网络信息企业跻身世界前列。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7.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新时代的中国勇立时代潮头,牢牢把握数字化历史机遇,中国号巨轮在高质量发展新航道上行稳致远。

奋楫逐浪天地宽——发挥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作用,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春节,世界再次见证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全国网上年货节食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5%。据世界经济论坛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名单,全球132座“灯塔工厂”,50座在中国;全球“未来之城”20强,中国独占5席······

在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中,数字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方面释放出强劲动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解决“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比喻“卡脖子”的风险:“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勇攀高峰,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九章”面世、“北斗”组网;“嫦娥”奔月,“蛟龙”潜底;“中国芯”突围,“智能造”升级······一次次跨越,书写一次次奇迹,从浩瀚星空到海底谜境,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合肥本源量子成功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京东方生产出新一代柔性显示屏,厚度仅有一张白纸的三分之一;中国信科完成国内首次P比特级光传输系统实验,实现在一根光纤上近300亿人同时通话······广大企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

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信息领域前沿技术布局,大力推动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固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