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忻府区奇村镇加禾村,富硒麒麟西瓜的二茬丰收季正悄然开启。很难想象,这片孕育出特色瓜果的土地,曾因盐碱化问题让农户犯愁,如今凭借“富硒”特性而独具辨识度的西瓜品种,不仅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上扎下了根,更撑起了当地农户的“钱袋子”,在产业链延伸中彰显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据测算,种植1万亩可创造3000万元收入,还能带动包装、物流、餐饮等关联产业发展:周边的纸箱厂专门定制了印有“富硒麒麟西瓜”字样的包装;物流公司在村里设了收货点,每天货车进进出出,将新鲜西瓜运往全国各地;村里的小饭馆也因前来收购、考察的人流多了起来,生意日渐红火,形成了“种植带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带产业”的良性循环。
支撑这一良性循环的,是富硒麒麟西瓜本身喜人的产量与可观的经济效益,头茬瓜亩产可达8000斤,算上二茬瓜,总产量能达到1.23万斤,这在曾经的盐碱地上,是农户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技术创新与品种优化,是富硒西瓜始终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目前种植的品种来自浙江台州,其早熟特性与本地气候完美适配,能在有限的生长期内积累更多糖分。
为了让这份甜蜜持续更久,奇村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正尝试通过大葱、玉米轮作的方式,让土壤恢复地力。同时计划与运城3万亩种植区及上海技术团队合作,共同研发更适合本地的种植方案,破解土壤板结、白粉病等难题,持续孕育出丰收的硕果。
如今,加禾村的富硒麒麟西瓜早已走出忻府,远销广东、福建、海南、北京新发地、辽宁等地。除了依赖长期合作的固定经销商上门收购,农户们也赶起了时髦,学着通过朋友圈、短视频平台做推广,网络订单暴增。
从昔日的盐碱地到如今的“聚宝棚”,加禾村富硒麒麟西瓜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技术升级、品牌推广和政策完善的助力。这个扎根富硒土壤的“甜蜜产业”,正让“硒”望在忻府田野间不断延伸,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出独特的“金瓜链”故事。(周子歌)
(责任编辑:卢相汀)